狂野欧美性猛交XXXX,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大陆国语对白国产AV片,香蕉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規避風險 各取所需 中伊易貨貿易大有可為

發布時間:2015-03-06 瀏覽量:679

【EC短評】 盡管國際政治因素對中伊貿易有一定影響,但兩國互補有無、各取所需的龐大市場需求,必將促使雙方千方百計沖破各種阻礙,其中易貨貿易制度的建立實施就可規避以美元結算為主的支付風險,對雙方均有裨益。中伊經濟合作正在走向“快速發展時期”,在核問題難以化解的政治背景下,中伊易貨貿易或將大有可為。      

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25日爆料,由于伊朗在本國核計劃問題上的持續不妥協,美國出臺實施的單邊金融制裁,已使得中國無法對從伊朗進口的石油支付高達300億美元貨款,因此伊朗和中國正就采用一套易貨交易制度(barter system)進行商談,準備用伊朗的石油換取中國的商品和服務。      

但另據路透北京7月25日電  北京石油業官員周一表示,伊朗與中國的石油貿易開展順利, 消息人士稱,中國企業2006年起向伊朗購買原油以歐元結算,并在考慮用人民幣結算。他們稱,付款方面沒有問題。      

盡管上述媒體各執所詞,但可以肯定的是中伊貿易在用美元結算方面的確是遇到了障礙。由于美國向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強迫國際清算機構不向伊朗提供外匯支付中介通道,并不斷“懲戒”對伊朗提供金融服務的外國銀行,使得伊朗的貿易伙伴難以通過美元或其他主要流通貨幣來結算和伊朗的貨款。不僅中國,印度也欠伊朗50億美元的石油款項,但迄今不能從一個代管賬戶進行支付。由于印度對伊朗幾乎沒有任何出口,因此上周,伊朗已威脅要切斷對印度的石油出口。而與此不同的是,中國在伊朗商界占有主導地位,目前中國全方位地參與伊朗經濟發展,從修建隧道,到出口玩具,并且在擴張進入伊朗石油行業。因此中伊之間未償付的石油賬單在過去兩里雖然越積越多,但從目前來看,這并未影響兩國的貿易往來。伊朗和中國政府也正在商議盡快設法“抵消”這筆債務,于是乎易貨貿易應時而生也就順理成章,雙方可利用一套易貨交易制度來平衡兩國之間的貿易。      

中伊貿易互補性強 為易貨貿易開展奠定基礎 

據報道,伊朗是中國的第三大海外原油供應國,出口量約占中國每石油消耗總量的12%。另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伊朗對中國日均出口原油54萬桶,同比增加50%。此外,上半年,伊朗出口中國的石腦油和液化天然氣也同比分別增長280%和72%。對伊朗而言,石油是國家的經濟命脈所在;而就原油對外依存度已達55.3%的中國來說,工業化加速帶來的原油進口需求不斷上升,業已成為伊朗石油產品“最重要的外部買家之一”。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道稱,中國駐伊朗大使郁紅陽7月11日在參加伊朗首都德黑蘭的一個伊中經貿會議上表示,伊中兩國貿易額在今年前4個月達到132.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5%。預計中伊雙邊貿易額2011年有望達到400億美元。郁紅陽說,2010年伊朗和中國的貿易總量為300億美元,其中中國對伊出口111億美元商品,而伊朗對中國出口達到183億美元。分析認為這表明兩國存在較強的貿易互補性。伊朗副總統穆罕默迪扎德介紹,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伊朗最大貿易伙伴。 

而伊朗總統內賈德7月16日在會晤來訪的中國官員時,呼吁進一步提高伊朗與中國的貿易量,并稱兩國在拓寬貿易關系領域沒有設定任何限制。本月伊朗還與中國簽署了價值40億美元的若干貿易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協議,旨在加強兩國在基礎設施建設、礦產資源開發和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合作。 

一些伊朗經濟界人士指出,中伊經濟合作正在走向“快速發展時期”。中伊經濟合作委員會伊方主席侯賽因•卡赫利上曾公開表示,過去的20年里,中國和伊朗之間的貿易規模擴大了150倍,而且有加速擴張的趨勢。伊朗除了向中國出口石油外,對中國的非石油產品出口過去20年來也擴大了27倍。近幾年來,伊朗的鐵礦石、鋼制品、銅、開心果、藏紅花等非石油產品對華出口增長顯著。 

由此可見,如果中伊兩國能建立一套易物交易系統,必將為兩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帶來更多交易渠道和貿易便利。      

規避風險 各取所需 易貨貿易對中伊雙方都合算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所副研究員王鳳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易貨對雙方都合算。而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也表示,一般國際貿易交易中,包括石油貿易,都用美元結算,除了美元在全球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貨幣。伊朗曾經提出不用美元代之以歐元。由于美國對伊朗進行制裁,伊朗的美元外匯就會減少,那么在多邊結算中可使用的外匯相應變少。伊朗在美國的金融制裁下,美元和歐元都缺,所以提出易貨制度,也就是物物交換。采用易貨貿易后就可以盡量規避這樣的風險。如果真的是采用這種物物交換方式,沈驥如認為,可能是伊朗主動的要求,因為中國的外匯儲備很豐富,可采取貿易結算途徑很多。中國對伊朗的貿易額很大,而伊朗沒有那么多外匯,因此可以使用本國豐富的產品進行交換。      

湊巧的是,就在7月22日,德國《南德意志報》撰文提到了中國與非洲開展的易貨貿易,這其中的經驗或許值得研究、借鑒。文章寫到,在非洲,中國模式不是簡單地用外匯購買原材料,而是一種較為復雜的易貨貿易。受中國政府委托的建筑企業——通常拿到了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出口貸款——在受援國同意后承擔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受援國則通過出口原材料來支付基建工程的費用,做法是允許中國入股本國的國家石油公司或直接給予中國開采權。

盡管易貨貿易目前在中國整個貿易總量里面還微不足道,但發展包括易貨貿易在內的其他貿易方式已經成為中國后危機時代優化貿易方式的舉措之一。